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如报纸电视电台的负面影响

发布时间:2011-09-27 21:22:34  浏览次数:3104
 

      近年来,数字技术、电脑、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、新媒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,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引发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信息传播革命,对传统媒介形成巨大冲击,成为继报刊、广播、电视之后的"第四大众传媒"。存在产生于需要,互联网作"第四传媒",能在短短数年内迅速普及,对旧媒介形成强有力冲击,说明旧媒介在满足人们对信息丰富性、及时性、言论空间的要求方面存在差距。2000年1月17日传来消息,网络巨头美国在线收购世界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。这似乎意味着全球媒体产业的权杖从以报刊、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移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中。事实远非如此简单。收购之举同时也表明了互联网这一单纯物理介质,因为其背后缺乏内容的强大支撑而深感乏力。综观人类传播史,每一种新媒体出现时,都给旧媒体带来生存恐慌,终每一种媒体都通过自身的积极改革,扬长避短,找到了与其物理特性相适应的传播方式,生存下来,并在各自领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传播功能。那"第四媒体"的出现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冲击?会对受众心理产生什么影响?对此,我们的新闻理念应作出怎样的回应?传统报纸的新闻写作将产生哪些变化?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。

      传播环境的改变制约着新闻写作与旧媒介相比,"第四传媒"几乎囊括了以往大众传媒的一切表现形态和优点,同时具备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。除了融声、像、图、文于一体外,还具备信息传播的高度适时性、参与性和互动性,并且不受截稿时间和版面空间的限制。网络传播包含了以往所有三种传播方式,即:人际传播、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,从旧媒体点到面的传播转变为点到点传播,突出了个人化和交互性特点,彻底摆脱了以往"枪弹论"中弹即倒的模式,可以达到强的传播效果。互联网的广泛性、参与性、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之成为更符合传播本质、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介的一种新型媒体,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无比宽泛的信息空间和言论空间,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六大特点:内容丰富,形态多样,迅速及时,无远弗届,自由和交互。前五个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佳载体,自由和交互使得它彻底剥离了旧媒体受控、单向、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传播模式。在"第四媒体"全新传播方式的冲击下,受众心理将会产生哪些变化呢?受众开始获得对信息的主动权、选择权甚至发布权,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消息。即使主流媒体不予报道的事实,他们也能从网上获得详尽的信息,读者不再处于信息受控状态。"多种媒介,一种声音"转变为"一种媒介,多种声音"。他们应该知道什么,应该什么时候知道,应该知道到什么程度,不再完全由传媒操纵。互联网信息极大的丰富性,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渴求,同时也因为其信源的多样性而先天地存在着公信力问题。受众现实的心理状态是:对传统媒体既有权威性的需要,也存在"知情权"问题上的困惑。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思维方式,变传统的"宣传主导型"为"报道主导型",真正从"传者中心"立场转变到"受者中心"立场上来,在更快时间内使读者了解更多事实。

      "受众中心"的理念成为新闻写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作为一种新媒介,互联网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介"你传我受"的单纯灌输模式的否定。新闻发布者不再被视为全知全能,而是和读者建立在一种平等关系之上的,具有真诚的服务精神和开放的思想空间的信息采集、制作、发布者。互联网的兴盛不仅仅因为它无可比拟的信息空间,还在于它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言论空间,让冲浪者充分体会信息充裕言论自由的快感。不容忽视的是,色情内容和网上垃圾也同时潮水般汹涌而来,要解决这种信息失控局面,回到过去的封闭状态已不可能,只能顺潮而动。在针对网络传媒制订完善有效的管理规则的同时,分析新媒介传播特点,吸收其符合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因素,使我们传统媒体的报道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。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思想水平、写作水平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根本的还是思想水平方面的要求。过去的优良传统要不要?指导性还提不提?答案是肯定的,任何传媒都要发挥其基本的舆论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,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传媒安身立命之所在。关键就在于指导性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。这种指导是自上而下、不由分说、俯视式的教导,还是朋友式的探讨、建议和协商?指导性应该蕴含在内容中,而不是建立愿望上。并非有指导的意图,就能产生指导的效果。再比如我们新闻写作常说的"摆事实,讲道理",在新的传播背景下,怎么看待它?怎样"摆"事实?是不是把事实硬梆梆的甩给读者?摆事实过程当中的语调、口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。事实准确、道理清楚,读者却可以不听、不看、不理睬。表面看来是技巧问题,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写作者的人格魅力:是不是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读者位置,从读者需要出发,实现新闻的无距离关怀,从这里才能真正发展出通俗而不庸俗,体谅而非迎合,冷隽而非苛责,敢于实事求是而非人云亦云,着眼于解决问题而非追求耸人听闻的轰动效果,积极而非盲目乐观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写作态度。